城市場域文化建構——公共藝術在城市工業遺產的空間轉向與媒介融合研究
城市場域文化建構——公共藝術在城市工業遺產的空間轉向與媒介融合研究
文 / 阮悅來(中國美術學院博士)
內容摘要: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作為城市工業遺產的原始工廠社區出現市場化發展、產權分離、職住分離等趨勢,這從根本上打破傳統地方大型工業單位社區的封閉式結構,城市環保建設也讓現代工業企業將工廠從城市中心轉移到城市近郊,工業遺產成為“時代的眼淚”,也逐漸成為承載城市歷史記憶的文化縮影。本研究基于傳承與開發,生態與經濟,創新與傳播研究城市場域文化建構,探索公共藝術在城市工業遺產的空間轉向與媒介融合,以期為公共藝術介入城市工業遺產改造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場域文化、公共藝術、工業遺產、空間轉向、媒介融合
一、公共藝術在城市工業遺產的空間轉向與媒介融合的機理
德弗勒廣義層面解讀媒介并非僅指專業化的大眾媒介,“媒介是任何一類用來傳播人類意識及意義的有序載體”。城市場域下的建筑物、街道、廣場等都具備重要的建構意義,其充當著傳遞城市信息的有效媒介。城市工業遺產成為城市場域文化建構的新空間,亦成為傳遞城市場域信息的媒介空間。城市工業遺產承載著城市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信息,這些信息成為傳播城市文化的主要媒介。在萬物皆可媒介化的今天,城市場域的媒介屬性增強,實體空間走向媒介化,城市工業遺產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傳承城市歷史文化。公共藝術將工業廠房從生產空間轉為再造城市文化空間,功能空間出現新轉向;歷史工業園區中的人地關系發生變化,從生產轉變為傳播,工業遺產承載了城市場域文化的人文屬性,公共藝術介入一定程度提升其人文屬性,打破實體空間局限,工業遺產成為城市的文化符號,工業遺產經過藝術化改造成為“網紅打卡地”,以線上媒介平臺傳播,成為獨特的社會交往空間。
當前城市工業遺產主要包括了物質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兩類,基本上涵蓋了原始工廠社區家庭住宅、車間工廠等生產基地以及配套交通體系等,這些空間成為現代城市場域文化建構重要載體。新時代工業遺產成為城市文化新場域,是實體與非實體因素交織而成的綜合性文化體系,其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公共藝術。同時,公共藝術介入城市工業遺產除了保護遺存的廠房、機器等物質遺產,更為關鍵的是傳承城市獨有記憶與文化,展現近現代城市發展的歷史價值。“城市景觀帶給人的豐富的文化想象力,是文化積極性、建設性的直接的表現。”城市工業遺產因規模完整、歷史建筑集中,其空間轉向與媒介融合應從城市整體視域來認知,城市場域文化建構中公共藝術促進工業遺產傳承與開放,平衡生態與經濟,推進創新與傳播,將其作為城市場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設計與規劃,最終實現工業遺產區域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場域文化建構的傳承與開放
1.傳承——公共藝術印刻空間肌理
“城市有包容各種各樣文化的能力,這種能力,通過必要的濃縮凝聚和儲存保管,也能促進消化和選擇”。這讓不同城市的文化、歷史、人文生活等都兼具地域特色,本土地域性也成為滲透在工業遺產文化中的靈魂。城市文化場域內循環是一場曠日持久、新舊交替的演化過程,文化場域范圍并無明顯的邊界,文化本身也隨著時間從一類形式演變更新為另一種形式。城市工業遺產場域文化轉向應積極延續舊時代工業風貌,創設具有人文氛圍的文化新空間。城市工業遺產成為承載記錄城市發展文脈、歷史脈絡的獨特景觀風貌。公共藝術塑造工業遺產空間過程中應對其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讓工業遺產更新與改造更具城市品位與文化特性,從而有效“推動空間的情境敘述”。
國外的SteelStacks藝術文化園區將伯利恒鋼鐵集團重新煥發活力,將歷史遺址與公共藝術項目進行融合,為本地居民、外來游客創造了社區歸屬感。該園區作為統一景觀,但公共藝術介入過程中將其中非連續的區域進行彈性改造,改造過程中仍然保留鋼鐵工業特有的空間肌理。藝術文化園區在空間功能轉向上包括了:(1)園區為快速引導與集聚人流,在入口庭院出設計了游客中心;(2)與園區內的ArtsQuest大樓聯動設計更為彈性的活動空間,為各類藝術表演活動增加備用空間;(3)綜合性公共藝術空間;(4)面朝住宅區的家庭休閑區;(5)胡佛海森高架橋與之前鋼鐵生產線原材料運輸路線,游客穿梭于步行長廊一覽工業遺跡;(6)園區內并未在各顯著地方設置導向標識,而是向游客提供交互數字應用設備,通過語音、圖像為游客提供導覽;(7)園區內開放露天場地日常作為社區公共球場,夏季便成為露天家庭音樂會免費劇場。
2.開放——公共藝術消解空間邊界
城市工業遺產空間轉向本質因社會經濟結構變化而出現轉向,這種空間轉向既應延續遺存的空間肌理,同時也從城市整體文化空間布局尋求空間轉向后的功能內涵。公共藝術打破園本封閉的工業遺產地區,形式多元的文化產業、創意產業與城市的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進行管理,開放的空間形態才能緊密工業遺產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工業遺產空間轉向應重視與現有城市空間的銜接,運用公共藝術設計轉化、消解工業區的邊界感,在工業區內結構上植入全新的場域文化內涵,同時構建適應各種產業融合的空間新秩序,從而形成兼具城市屬性和工業特征的新型場域文化。公共藝術本身應該突破原有建筑標志物、工業設施的空間局限性,需要充分推動自然景觀、地理條件、社會環境的相互融合,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藝術魅力,也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立體感。基于歷史文化遺產大格局讓空間轉向后的工業遺產融入現代城市發展軌道之中。
空間尺度小、密度極高的弄堂工廠區,店鋪作坊成為傳統人際交往的主要場所。弄堂工廠在實現空間轉向過程中應構建新秩序,同時也為傳統人際交往需求提供了空間。例如,上海同樂坊將上海本地小型工廠建設與特色弄堂進行融合改造,空間轉向成為創意產業園同時保留了大量的歷史遺存風貌與空間肌理,拆除了一些文化價值偏低的老舊工廠,保留了特色建筑結構,再通過增加玻璃幕墻裝飾,特別加入大量的金屬裝飾增加框架感。通過廣場與庭院打造全新的建筑環境,實現了外部空間與工業內部空間的連接與過渡,同時將邊角、過道等灰空間、過渡區進行再利用,為人際交往提供全新的交流空間,促使本地文化的延續。
三、城市場域文化建構的生態與經濟
1.生態——公共藝術維持平衡之姿
美國國家環保局曾經明確指出了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所遭受的挑戰,尤其是外在環境污染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城市的環境,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制約了城市的現代化進程。誠然,原來的工業建設也同樣損害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條件,打破了天然的藝術平衡,非常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公共藝術環境。信息時代全球空間因資訊壓縮導致城市工業遺產空間更新及運營的同質化,公共藝術介入應將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化發展作為新主題,探索符合區位特征的功能因子,以工業遺產視角探索公共藝術作品、項目所依賴的歷史感,融入生態公共藝術設計理念,貼近自然、關愛人群、增強互動及展現城市文化生態,工業遺產空間轉向本身就蘊含循環利用內涵,滿足城市發展新需求也成為工業遺產空間轉向的落腳點,對歷史建筑進行改造與更新的成本遠低于建設新建筑。
工業遺產想要推進可持續循環發展,就必須充分結合新舊建筑物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全面協調其中的各種文化藝術元素,融合最新的公共藝術設計理念和創新思維,強化最新數字網絡信息技術的融合滲透。例如,隨著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美國煙草公司對歷史街區進行設計過程中利用地形設計人造河,利用重力原理促進人造河的循環利用,同時在河流兩岸的混凝土嵌入設計新景觀,達到傳承工業遺產文脈的景觀效果。在對舊建筑改造過程中更換了低碳節能照明、節能門窗,部分屋頂再增加了太陽能板,排水系統也規劃循環利用雨水與廢水。“以再利用觀念轉型推動城市工業空間轉型,再以城市工業空間轉型促進城市產業結構轉型。”
生態公共藝術設計需要處理好工業遺產景觀與自然生態系統、人文生態系統間的關系,自然生態需要平衡系統中的能量循環與物質流動,人文生態需要平衡系統中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民俗風俗、意識形態等。保持工業遺產內部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的平衡發展,促進工業遺產空間轉向與城市大環境的協調與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之前是由粵中造船廠改造而成岐江公園,通過改造橋棧式湖岸,基于再生設計理念實現周圍生態恢復,在堆放廢渣的場地重鋪地方且覆蓋綠植。
2.經濟——公共藝術煥活產業新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人們對于公共藝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尤其對現代公共藝術本身有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工業旅游就是滿足新時代人們對公共藝術需求的重要路徑,能夠幫助人們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工業遺產,更加將科學的感知體驗工業遺產的文化魅力,也將會通過游客的消費體驗來增加城市地方的經濟收入,進而激發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此同時,工業旅游的創新發展也會激發城市的發展活力,會更好的促進文創等各種產品的輸出,會更好的提高城市產業的服務質量,尤其是基于工業遺產的“體驗式培訓、研學旅行、演出展覽”等活動會促進工業旅游的出現,更加會讓人們以相對休閑的方式去體驗工業文化的藝術魅力。因此,當今社會推動工業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將會進一步優化城市的空間環境,將會進一步塑造城市的形象,甚至還將會進一步創新城市的品牌和擴大城市的市場影響力。
公共藝術在工業遺產改造中置換空間功能是煥活工業老區的主路徑,具備了商務旅游與博覽、住宅辦公、公共休憩、景觀功能、創意產業元、休閑娛樂等功能,例如,重慶鵝嶺二廠因其特有的建筑風貌發展成了特色景區式文化創意園區。設計者在改造鵝嶺二廠過程將空間與動線進行全新布置,增設連廊促進樓棟之間的縱向流線,形成特色的瀏覽環線,為聚集的眾多商業店鋪帶來人流同時增強通達性。
經濟轉型帶來空間功能變化,工業遺產也隨之轉變了其原有的生產方式,轉而更加強調服務文化輸出、旅游消費、生活服務、知識共享及文化創意等。比如我國近些年轉型相對成功的國棉十七廠,當前已經成為了上海重要的時尚中心,早已成為了商業購物貿易、企業人才辦公、休閑餐飲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聚地。這就說明經濟轉型驅動工業遺產轉型升級,使得其更加能夠匹配現代人的生產生活需求,更加能夠促進工廠文化、工業文化在現代社會文化旅游、經濟建設、生活服務等方面的滲透,也更加能夠為人們更好的進行休閑、生活及體驗等創造便利條件。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夠匹配城市建設需要的工業廠區,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工業廠區的優勢特點來創新經濟增長點,并在盡可能保留其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嵌入現代的生活元素、藝術元素,讓其切實成為城市文化、經濟、產業、生活的一體化基地。
四、城市場域文化建構的創新與傳播
1.創新——公共藝術觸發媒介融合
信息時代下公共藝術對工業遺產空間改造與技術成果有著密切的聯系,公共藝術形式、媒介、內容突破也為城市空間融合、疊加、合作創造條件。工業遺產從生產空間轉向文化空間,逐漸成為向大眾傳播城市遺產的媒介,而數字技術將場域文化體驗感進行多維度延伸。數字技術同時拓展公共藝術范疇,將公共藝術從物理材料中解放出來,創新空間邏輯結構與感官體驗形式,拓展工業遺產空間與感知,數字技術模糊公共藝術與受眾的界限,轉變為人與空間的關系。城市場域文化并非呈現一元化的線性發展形式,其發展具有時代分割性與多元性。城市不同場域以其空間功能記錄著城市文明變遷,工業遺產作為地理空間經歷公共藝術改造其媒介作用因新媒體融入而強化,虛擬空間與實體空間予以媒介融合,相互作用,形成更為多元、多維的城市文化場域。“當媒介與地理空間融為一體時,虛擬媒介空間將與廣場、街道、建筑等實體地理空間合而為一。”
公共藝術介入實現工業遺產與現代化文化產業、飲食餐飲、短途旅游等融合,工業廠區從鄰里關系轉變為游客、商戶、居民等廣義層次的社會關系。融媒體時代城市空間功能發生轉向,新媒體技術融入實體空間,人成為“生活在媒介建構的影像世界之中”。媒體融合轉變城市場域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工業遺產成為全新的城市文化場域,在此場域中實體空間與新媒體空間產生關聯,通過網絡社交、文創消費進行文化傳播,實現城市文化信息的共享、傳播及體驗。例如,魯爾工業遺產改造項目,從新詮釋了工業廢棄物的內涵,基于再利用理念將工業廢棄物轉變為休閑設施,將之前廢棄的鐵路進行串聯改造,最終成為游覽特色工業遺跡的旅游線路。利用三百六十度的全息成像技術在煤氣罐博物館中呈現信息時代的自然保護,將工業時代的自然資源開發與生態破壞轉變為保護自然的文化意識。
2.傳播——公共藝術重塑文化符號
“建筑遠遠超越了技術現實的實用性領域,還承載著形而上的立場、價值與認同,并構成了互動、傳播與再生的媒介。”城市工業遺產成為城市文化互動、傳播、再生的新媒介,公共藝術將工業遺產場域筑凝練城市特色文化符號,創新城市文化空間展示模式。工業遺產文化符號可借鑒故宮文創,對工業遺產歷史文化進行抽象與凝練,將現代文化審美融入其中,打造建筑IP形象,最終以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進行呈現。利用新媒體高效傳播,促進工業遺產文化符號成為線上線下的網紅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