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雕塑探索雕塑的形態語言
所屬分類:行業新聞
點擊次數:1052
添加時間:2020-08-14
“形態”即事物的形狀或表現,與形態聯用的“語言”指代替言語表示意思的方式。“雕塑形態語言” 是在創作過程中形成的藝術處理方式,包含研究雕塑外部形狀、內部構造及其變化規律,如:內容選擇、材料運用、構造方法和功能應用等。
一、內容選擇
世間萬象為內容選擇帶來多樣化。大至宇宙星象,小到質子結構,經過篩選和處理,無論是宏大的主題再現還是單純的形態構成,只要“有意味"的形態。
二、材料運用
大F世界值藏著大然資源,現代產業發展不斷增添新的人工材料,此為形式語言拓展提供了物質前提。不同材料性質各異,諸如;比重,色澤和強度等。其性能對主題表達,造型處理,制作程序,加r手段和應用范用產生影響,運用的關鍵在于展現材料特性。
三、構造方法
現代雕塑形態不再局限于雕刻或塑造,一此構造方法被納入進來,如:編織、拼貼、精接、釘制、焊接、切別和鍛制等。造型呈現點立體、線立體和而立體等狀態。構造處理方面有:重復、漸變、共型、錯視、省略、分解和組合等。
四、功能應用
現代都市環境為那塑造型提供了新型載體,諸如:建筑及部件(大門、立柱、圍墻等)、城市服務設施(電話亭、售貨亭、候車亭,隔離地,陽欄、護性休息椅、照明器具、計時器具等)、游樂設施和廣告標識等。
以上概述證明,形態語言探索尚待拓展。反觀雕塑教學與創作狀況,學術應對顯然不足。此有歷史原由:世俗偏見導致雕塑家地位低敗,僅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師徒相承,沒有系統的理論梳理,更未確立規范的教學體系。
20世紀20年代,有識之上由日本、法國等地引進雕塑教學體系; 50、60年代,補充進前蘇聯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一批批具有一定文化水準的雕塑人,形成規模的創作隊伍。中國主流雕塑自此反映現實社會,服務大眾生存空間。其間由于戰爭頻發、政治干預、經濟拮據等因素,雕塑本體研究范圍狹窄,形態語言探索尚屬初步展開。
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方延續數千年的風格類型幾乎是同期擺在國人面前。中華傳統技藝尚無復元,西方藝術精華還未消化,現代空間構成也沒吸收,以行為、裝置為代表的觀念藝術就已撲面而至。在此混生景況下,倡導探索雕冊形態語言顯出迫切,形成風格化、類型化的群體與個人無疑是發展雕塑藝術的切實之路。